联系平台
  • 国内刊号:CN 32-1115/S
  • 国际刊号:ISSN 0257-4799
  • 主管部门:中国科学技术协会
  • 主办单位:中国蚕学会
    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
  • 主编:李木旺
  • 地址: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长晖路
    666号 江苏科技大学期刊社
  • 邮政编码:212100
  • 电话:0511-85616835
  • 信箱:canyekexue@126.com
  • Q Q:849229965

家蚕母蛾微孢子虫带毒程度对子代胚胎感染率及感染程度的影响

【期刊年份】2025年第02期
【作者姓名】唐名艳1  唐  亮1  何章帅2  董桂清1  于弋翔2  黄深惠1  孟宪志2  蒋满贵1  胡文娟1  潘国庆2
【作者单位】1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;2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

摘要  探究家蚕母蛾带毒程度与子代蚕卵胚胎家蚕微孢子虫(Nosema bombycis,Nb)感染率及感染程度的关系,同时调查不同原种子代蚕卵胚胎对Nb的抗性差异,对家蚕微粒子病检疫以及家蚕抗病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。首先于5龄第3天,用低(40个孢子/头蚕)、中(400个孢子/头蚕)、高(4 000个孢子/头蚕)3种不同剂量的Nb孢子添食原种932×芙蓉(9·芙)和7532×湘晖(7·湘),获取带毒程度不同的母蛾,分别与7·湘、9·芙健康雄性蚕蛾交配制成一代杂交种蚕卵;进而将感染母蛾所产蚕卵即时浸酸后催青72 h,采用重组酶介导链替换核酸扩增技术(RAA)、量子点层析核酸检测试纸条(QNALFS)、实时荧光定量PCR(qPCR)3种分子检测方法检测胚胎感染情况。试验结果显示:qPCR和RAA两者检出率差异不显著,但均显著高于QNALFS;母蛾带毒量在镜检无毒(<104个孢子/蛾)至低带毒(104~2.5×106个孢子/蛾)之间时,胚胎的感染率及感染程度没有明显变化,而当母蛾带毒量上升至高带毒(>2.5×106个孢子/蛾)时,7·湘子代蚕卵胚胎的感染率、感染程度以及9·芙胚胎的感染率显著上升,但9·芙子代蚕卵胚胎的感染程度变化不显著。 进一步分析发现,9·芙子代蚕卵胚胎的感染程度同时受攻毒剂量和母蛾带毒程度的影响,低、中剂量攻毒时9·芙高带毒、低带毒、无毒母蛾的胚胎感染程度相近,只有高剂量攻毒时高带毒母蛾的胚胎感染程度才显著上升;9·芙和7·湘 2 个品种的胚胎感染率差异不显著,但9·芙高带毒母蛾子代蚕卵胚胎感染程度极显著低于7·湘。 研究结果表明:母蛾带毒程度显著影响7·湘、9·芙子代蚕卵胚胎感染率,且母蛾带毒程度与胚胎感染率呈正相关;但母蛾带毒程度与胚胎感染程度存在不确定性的关系,同时受品种、攻毒剂量的影响;9·芙子代蚕卵胚胎对Nb的抗性高于7·湘。 试验结果可为家蚕微粒子病母蛾检验的完善、成品卵检测新标准的制定以及微粒子病抗病素材的选育提供参考。

关键词  家蚕; 家蚕微孢子虫; 胚胎感染; 母蛾带毒程度; 抗性